小豬出任務

免費送你 Line 貼圖!
下載
匿名
2018-10-02 04:00
徵文板

#改善:人與人之間沒有誰比較高尚

前情提要:

#公告 有獎徵文-台灣社會目前最該改善的現況
【有獎徵文】台灣社會目前最該改善的現況 伴隨著少子化及高齡社會的來臨 低薪、高物價的低迷風氣 連帶醫療資源濫用、毒品犯罪年輕化等等 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加上媒體沒有扮演好第四權的角色 人民們苦不堪
改善:你我對任何事情的認知,並以重新接納對方 給足生存空間。 先撇開毒來說,用一個這長期使用會傷身得心態看這三樣東西是否同屬性。 可是 對毒的刻板印象就定義在【犯罪】【用的人會上癮】即便是【使用者】他卻是莫名被歸類 有罪人士 甚至被鄙視。 但我不懂【酒】【香煙】這個就不使人因他而上癮嗎 是眼都瞎了 喝的人 抽煙的人也是購買使用者? 還是因為有一個 合理化的借口掩蓋 這政府認可賣的啊,使用者不應該這樣不平等的歸類 使用者就只是心理疾病的癮者? 喝酒的人能戒酒,抽煙的人能戒煙,毒 也能戒只是他們戒完之後依然是被歸類在 犯罪者 但沒殺人放火情況下 憑什麼無法接受到平等待遇酒。 目前臺灣絕大部分認為【使用者】如同殺人犯等等犯罪者 洗不掉的罪名,但 酒 跟 香煙 依然多起傷亡事件這兩樣毀了幾個家庭 卻人人可接受 我就想笑了到底哪種危害大 真的有好好想。 請自己想想 一種是政府同意販售的商品 但這兩商品帶來多少危機。 請不要用 沒救的眼神看待 成癮者 有時是 旁人 讓成癮者 放棄再度走回去的 我在我們單位聽過一個例子 一位婦女 染上了毒癮 但最後親自去勒戒 成功戒掉,但 人的刻板印象已經貼上沒救了的標籤給她,出來後 生活上完全被否定 之後選擇離開 一條生命就沒了,某些人 可能會有一種 想法 對社會沒幫助 走了沒差。 她們是成癮者 不是犯罪者 為何我會這麼說 他們沒殺人放火的情況下只是用他們覺得能快樂得方式沉迷,而不是直接送他永遠的標籤化的罪犯。 人與人之間沒有誰比較高尚,請別以我就不會得想法看待任何一個人,那只是證明 你也沒多高尚(黑在心裡更可怕)。
159 人已讀/ 102 人喜歡/ 11 則回應
全部回文
匿名
1 樓
3
吸毒在現今刑法中的確是有罪 所以吸毒者=罪犯 無庸置疑 我知道你想說的是標籤化 吸毒的人只是成癮者 跟吸菸的人一樣 對某個東西上癮 但是吸毒比較大的不同是 他的背後「可能」有更多犯罪 煙是合法販售的 但毒品不是 單單幾克 背後的犯罪無法想像 為了那幾克 引出的犯罪也無法預測 吸食毒品的確只對吸毒者帶來危害 但是隱藏的風險也很高 當然犯下更嚴重罪行的人不在少數 但是毒品就單單是他的成癮性 以及社會危害性來說 是真的不小 所以民眾才會這麼抗拒毒品犯 尤其毒品犯再犯率又這麼高 要普通人不害怕很難吧? 更生人本就不容易 社會應該多給予支持沒錯 只是毒品本身的危害性太大 要人們理解接受也需要時間 不是一句高不高尚可以說完的
2018-10-02 10:33
回覆
匿名
2 樓
0
認同1樓 目前我國刑法吸毒者=犯罪根本無庸置疑! 高材生也可能會犯法不錯,但毒品背後實在太多太多的社會問題,用這兩者去比較,我覺得根本沒有比較之處! 沒有人會去歧視曾經的吸毒者,大家在意的是正在吸毒以及販售者,別告訴我販賣該死,吸毒很可憐,毒品這種東西離不開的就是買賣,會吸食就會有買賣,否則還能變出來?況且不知道樓主有沒有聽過槍毒不分離,社會問題真的非常嚴重,所以國家法律也才會禁止毒品! 您說吸食成癮者很可憐,曾經受過毒品吸食者被害人也很可憐,就如同神經病殺人有人也覺得神經病很可憐所以不能處死刑,但是被他殺害的又何辜?但殺人吸毒就是犯罪呀,並不能因為個人意願(例如控制不了、或者沒有意識)就否定了犯罪的事實!
2018-10-02 19:04
回覆
2
匿名
3 樓 (原作者)
0
(此留言已刪除)
2018-10-02 19:27
回覆
2
匿名
4 樓 (原作者)
0
只要是人 就有犯罪的機率,我家人被殺時 我都想殺了他 這樣我也是有犯罪動機的。 毒品是一樣沒有的生命的東西,他不會去勾起你殺人 是人本身自己的想法控制本身,我只知道再翻社會案件大多毒癮發作的人部分是自殘居多。
2018-10-02 19:44
回覆
匿名
5 樓
1
(此留言已刪除)
2018-10-03 11:57
回覆
3
匿名
6 樓
0
過往,吸毒犯都是累犯居多,不能否認有些吸毒犯勒戒後想改過向善,但是在這個社會,吸毒會衍伸罪犯卻是刻畫在眾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要怎麼讓眾人相信你說的吸毒犯是真的改過還是會故態復萌? 舉例來說,僱主在聘用時,剛畢業的大學生或一年換24個老闆的員工與曾吸毒的人留案底的人,僱主會優先僱用有案底的人嗎? 更生人如何更生的問題,在於現在社會無法相信曾犯過罪的人,就你的案子來說,你是因爲接觸過該婦人,所以能感受到對方想改變的心意,但卻無法要求所有人都跟你同樣的角度看待。另外,更生人想要重新獲得社會上的認同,本來就是一定會比一般人困難很多,怎麼讓更生人堅持下去,你既然接觸過,應該也知道與其社會的真正認同,更重要的是親戚朋友們的支持,如果更生人身邊的人都不願伸出援手,你又怎能期待陌生人的我們同等看待呢?
2018-10-03 21:01
回覆
3
匿名
7 樓
0
如同我說的,你知道他們的背景很令人同情,被逼被迫被威脅,但是我們怎麽會知道,你現在是在要求僱主對於那些有勒戒記錄的人要深入調查了解他們是否被逼被迫被威脅嗎?你知道更生人重新獲得認同很困難,但你知道你現在的要求更困難嗎?難道你對第一次見面的人會問說你怎麼染毒的?是被逼的還是自願的?被逼的給你工作,自願的請你走人? 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本就靠日久接觸而來,可以感受到你想幫那些人抱不平,但是世間哪有那麽好混,你想替那些人抱不平,那就該好好思考怎麼做才能讓他們重新站在社會上,而不是抱怨為什麼我們都看不到他們的痛
2018-10-03 21:47
回覆
3
匿名
8 樓
0
也不是氣憤,只是你看待事情太過感情用事,身在服務單位、作為輔導人民的人來說,接收到的負面情緒一定會更多,也一定會看到更多的人情冷暖,身為輔導者,站在他們的立場想無可厚非,被影響更是理所當然,我建議你把聽過的故事用你的方式寫下來作為記錄,偶爾回頭翻翻思考,也算是作為舒壓的一種方式,看過、聽過、理解過,你才更能全面客觀的分析,你也才能有所成長。
2018-10-03 22:22
回覆
匿名
9 樓
3
(此留言已刪除)
2018-10-04 02:35
回覆
2
匿名
10 樓
0
(此留言已刪除)
2018-10-04 18:37
回覆
2
匿名
11 樓
0
(此留言已刪除)
2018-10-04 18:37
回覆
我的回應...